ANSWERING
答疑解惑
发挥优质的服务水准,维护职业尊严形象
TO ENGAGE IN LIFE ETIQUETTE SERVICES
FOR THE MISSION
博孝仁慈殡葬礼仪服务有限公司
公司总地址: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法库街39号东南60米
联系电话:15541371913
暂无内容,敬请期待~
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,才算好好告别世界

下面,让我们对几种流行的殡葬习俗和殡葬方式作些简要的分析比较:

土葬,不少地域都存在所谓“叶落归根,入土为安”的传统殡葬习俗。于是,土葬便成为较为流行的安葬方式,具体操作方法因地而异:有傍山而葬,有挖地而殡,有临坡而埋,修建坟墓,以作纪念。土葬的优点在于,不污染空气,不浪费能源,不破坏环境,一次性安葬经济便捷,省去了诸多周折。其突出缺陷在于,死人与活人争地盘,争耕地,争土地资源。

水葬,古有“水是万物之源”的观念。于是,有些地方的习俗便采取水葬方式,即将死者遗体以不同方式抛入水中。水葬的优点从根本上解决了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矛盾,人去屋空,好不省心!其突出缺陷在于污染水源,破坏环境。

天葬,死后升天,人之造化。一些地域的殡葬风俗便将死者遗体肢解后置于山颠旷野,任飞禽啄食。天葬的优点在于使死者遗体进入大自然物质流动的良性循环序列,利于保护环境。其缺陷在于直接肢解死者遗体的方式,也不便为人情所接受;况且,人死后升天的虚望,有违科学。

火葬,这是一种为了解决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矛盾,由政府出面推行的较为时尚的安葬方式,长期来被视为殡葬仪式改革的重大突破。火葬的逐步推行确实取得了明显成效,保护了耕地,摒弃了殡葬陋习。但是,随着“全球问题”的日益突出,火葬便越来越受到环境伦理的严峻挑战。事实证明,火葬并不是十全十美的、不需要再加以改进的殡葬方式:它浪费能源,污染环境,有违环境伦理,切断了人的遗体参与大自然物质流动的良性循环序列。

新水葬,近年来,在我国有人选择将死者骨灰抛撒于江河湖海的殡葬方式,寄哀思于辽阔水域,免除了安放骨灰的诸多烦琐。在树葬尚未完全取代火葬的条件下,新水葬虽然难以完全免除火葬弊端,却也不失为一种可取的殡葬文化选择。

概而言之,走出习俗樊篱和既定偏见,重建当代生态文明伦理,更新和完善政策导向,果断实行殡葬改革,利在千秋,势在必行。

当今殡葬伦理文化创新和殡葬政策调整的主流导向,在于用“树葬”代替“火葬”。“树葬”也叫生态葬,“就是将死者遗体用可降解的环保棺材装殓后深埋地下,地面不留坟墓,近旁植树以为纪念,遗体进入自然界物质流动的良性循环。从而使土地立体使用,绿化成林,节约利用资源,维持自然生态平衡”。国外有长期实行树葬的国家,已经收到明显的生态效果。可见,采取树葬这一殡葬方式,既能节约利用资源,又能优化保护环境,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,实在是一种值得大力推行的、符合现代殡葬伦理和生态文明基准的上好的殡葬文化选择。

总之,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协调发展、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协调发展、人与自身活动成果的协调发展,是社会伦理和生态文明的三大支柱,三者的互补互济、交互作用,将促使高级和谐社会和崭新文明形态的到来。如何正确选择殡葬方式和殡葬文化,如何正确处理自身活动的一切后果与生存环境的关系,是人的素质和能力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。

生态文明建设每推进一步,就要求有效地消除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现代污染。而在考察环境的综合污染源的问题上,不少论者仅仅把视线局限于现代大工业生产上,很少估计到生活陋习和文化选择对环境的消极影响,尤其忽视殡葬文化选择对环境的作用,这就很难全面有效地改善和优化人的生存与发展环境。人类只有一个地球,不要再令离去的人给活着的人留下环境遗憾,让绿色殡葬伦理来得更快些吧!